今年以来,榕江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法治引领、文化融合、特色培育的普法工作思路,构建全域式普法新格局。
一、构建“指尖”平台,推动普法媒体矩阵发挥作用
充分利用榕江县人民政府官网和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榕江发布”权威媒体和“平安榕江”“榕江司法”“榕江警事”“榕江交警”“榕江法院”“榕江检察”等政法微信公众号、县直相关单位微信公众号以及各乡镇微信公众号组成普法媒体矩阵,累计推送普法信息5000余条。设置“律师说法”专栏,持续推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普法微视频,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每条浏览量达10000+以上。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政法部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制在“法律服务团”公示牌,在全县250个村(社区)进行公示,方便群众“码”上学法。
二、打造“门口”阵地,推动群众休闲娱乐学法一体
依托民族文化特色,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推动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法治院墙、法治宣传栏,法治标语等,营造廊、亭、墙、栏、角随处可见的法治氛围。目前,全县共建设法治广场29个、法治长廊31个、法治院墙25块、法治宣传专栏624个、法治图书室125个、法治标语287条。
三、融合“文化”创新,推动精准式普法多样化覆盖
在全县首推“村(居)法律服务团”组团服务,以农村群众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利用“榕易谈”“院坝会”等平台载体,面对面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宣讲,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法律问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问需。将乡村法治建设与当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创建了独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歌普法”新模式。组织编写了《民法典普法歌》《道路交通安全歌》《信访工作条例》以及禁毒、反诈等30余首普法民歌,将法律知识融入法治山歌、侗歌对唱、快板、歌舞等表演中,结合法治文艺汇演进乡村活动,邀请民间歌师、文工团演员深入乡镇、村寨现场演唱,并录制“民歌普法”微视频推送到各类新媒体广泛宣传,今年以来,开展法治文艺演出进乡村32场次,“法治民歌学堂”已在车民小学挂牌成立,榕江县“少数民族民歌普法”项目获得贵州省第二批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单项项目命名。开展巡回审判活动,将审判法庭设在案发地和被告人户籍所在地以及校园进行公开审判32次,现场以案释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基层群众零距离现场感受庭审活动,发挥法治震慑效应。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