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林业管理
  • 2022
  • 11/18
  • 11:58
  • 来源
  • 林业局
  • 作者
  • 林业局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榕江林业发展成就

十年来,榕江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咬定青山路,做足林文章,有力有效推动榕江林业向着高速、高质量方向迈进,切实助推榕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森林资源保护成效显著。全面完成林业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共划定生态红线144.9万亩,全县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37.16万亩;全县359.22万亩森林参与森林保险。全县累计调查和挂牌保护古大名木2330棵。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69.19%提升至2022年的74.18%,增长4.99个百分点,保持全省第三,全州第一。

二、林业经济发展硕果累累

(一)抓实木材生产,促进青山变现金山。2016年以来,我县共审批商品材采伐小班9055个,采伐面积22.04万亩,蓄积317.97万立方米,原木价值20.38亿元。加工成品158.52万立方米,产值37.84亿元,税收10546万元,年均解决就业3806人次。

(二)落实林业惠民政策,助力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是落实退耕还林政策。十年以来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440.9346万元,覆盖农户13692户,人数54768人,其中贫困户3031户12612人。二是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全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131.25万亩。累计完成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现15993.7万元,覆盖农户31115户,人数107201人。三是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现全县共聘用生态护林员5840名,覆盖贫困户5840户。全县累计兑现补助资金16679.6万元,累计带动27105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三)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壮大林业发展内生动力。一是发展油茶特色经济林产业。全县油茶特色经济林产业累计种植面积9.4万亩,完成提质增效改造3.8万亩,覆盖农户4536户、带动18883人增收。二是发展花椒特色经济林产业。全县花椒特色经济林产业累计种植面积0.9921万亩,实现年产量454.6吨,年产值909.2万元,产业带动农户865户3631人增收。三是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种植林下中药材15.28万亩,林下食用菌0.19万亩,林下养鸡出栏157.25万羽,林下养蜂1.7万群。草珊瑚种植面积达8.73万亩,建成各乡镇村百亩基地261个,八开都江、定威格览等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示范基地20个,水尾万亩基地1个,覆盖带动贫困户7400户32100人。

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实施

一是结合实际组建项目平台公司。国储林项目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模式,榕江县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方,由社会资本方与榕江县人民政府出资方代表组成SPV项目公司,承担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移交任务。我县预计共成立四个国储林项目平台公司,目前已成立三个项目平台公司,分别为贵州俊榕林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兴榕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民榕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四期项目总融资32亿元,累计获得银行放款2.66亿元,已成立的项目公司当前运转顺畅。二是因地制宜实施国储林建设。根据榕江县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情况,综合分析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产潜力,使林木生长的造林地立地条件同林木具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一致,以充分发挥林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取得最好的营林、育林效果。目前,我县国储林累计实施1.85万亩,其中幼林抚育0.4179万亩,现有林改培1.4288万亩。大力培育了综合生态功能较强的多功能用材林,逐步提升了县域内各级流域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分、固碳减排、调节县域小气候的能力,保障珠江上游的国土安全。三是科学管理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县乡两级分别成立国家储备林项目领导小组,完善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科学管理体系,充分保障国储林项目有序推进,项目累计收储林木流转林地4.58万亩。自项目落地实施后,通过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增加闲置森林资源收入、大力推动了林区经济发展,累计为林农提供用工量共1100个,有效带动榕江县林业产业增收27895.25万元,其中林木收储费25483.69万元,土地流转费2411.56万元。切实让榕江的绿水青山成为榕江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