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
一、学校简介 榕江县第一中学,位于黔东南州南部榕江县城北开发新区,地处两山之腹,都柳之滨。自古以来就是三江汇集之所,苗侗文化之源。深厚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榕江一中浓烈的办学理念。其前身为 “国立贵州师范学校”,创建于1940年,创始人及首任校长为爱国知识分子,著名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先生。1951年2月,学校更名为贵州省榕江中学,1978年再次更名为榕江县第一中学。70多年的风雨沧桑,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赋予了榕江一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素质教育内涵。 学校占地面积250亩,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三个部分。教学区建有教学楼2栋,共有专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室200余间。有科技楼一栋,新建教学综合大楼一栋,内设多媒体学术报告厅2个、学生微机室11个、学校信息中心2个、多媒体电教室9间,配有学生活动室,包括舞蹈室、书画室、专用音乐室等10余个。有按“省级示范性高中一类标准”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15间、仪器室15间、标本室2间、1000平方米图书室1个,藏书10万余册,有6+1式可寻址校园广播系统1套;校园绿化面积约5万余平方米;生活区建有可容纳4000名学生的宿舍楼4栋,学生食堂5栋,学生浴室一栋,有百货超市一间。运动区建有标准化足球场1个,篮球场7个,有400m环形8跑道的田径场。 学校现有70多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00余人;有教职工277人,其中,专任教师249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达99%以上,高级职称78人,中级职称142人,贵州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州级骨干教师13人,具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从最初的贵州省国立师范学校,到今天的省级示范性中学,榕江县第一中学风雨兼程七十余载,秉承黄质夫先生“救千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的教育理念,任重致远,以“诚勤公毅、兴乡报国”为校训;以“创全国名校,育苗侗英才”为办学目标;以教师发展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赏识、激励、鼓舞为手段、以制度建设和常规管理为基石、以文化建设为思路引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为教师的幸福铺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七十余年的励精图治,七十余年的沧桑巨变,七十余年的成就与辉煌,不断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实的素质教育内涵。 榕江一中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2007年,榕江一中成功搬迁新校区,办学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7年10月榕江一中被评为黔东南州环境育人先进学校;同月被评为州级一类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8年8月被评为三类省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08年12月被评为“贵州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9年被评为省级“普及实验教学”示范学校;2010年被评为省级第八批“绿色学校”;201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2013年高考获黔东南州高中教学质量提高奖。 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教育模式,以特色促发展。我校足球队共3次获州足级球赛第一名;三次获省级足球比赛前三名,共13名足球队员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被贵州师范大学破格录取;2014年,学校交响乐团获“黔东南州首届省级示范性高中交响乐比赛二等奖”。 70多年的栉风沐雨,榕江一中已发展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建筑特色鲜明,设施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一流,教育质量稳步上升的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学校行政设有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处、保卫处、文化办公室、外事办公室、足球训练中心。党群团方面设有党总支办公室、工会、团委、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基层管理组织有分级部年级组、学科中心教研室。学校班子结构合理,团结民主,勤政务实。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办学任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年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榕江一中的办学质量赢得社会的好评。站在新的起点,榕江一中将依托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以学校内涵发展为灵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自强不息,为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开创榕江高中阶段教育新局面。 榕江县第一中学机构职能及岗位职责 1、机构设置: 书记室、校长室、副校长室、行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总务处、校团委、工会、资助中心、文化办公室、外事办公室、足球训练中心。 2、主要职责: 党总支书记职责: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努力完成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 校长职责: 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科学制定学校发方针、政策、正确领导学校发展, 改善学校管理, 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分管政教工作副校长职责: 负责学校德育、教职工工作作风建设、国防教育工作,协助校长具体分管政教处、宿管处工作。 分管教务工作副校长职责: 负责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高考备考、高考、学业水平考试等各类考试、招生,学生全面发展、音体美高考专业班、疯狂英语学校、实验教学、图书阅览;具体分管教务处、高一年级组工作、高一年级备课组工作。 分管总务、后勤工作副校长职责: 分管学校财务、学校建设、校园绿化、卫生健康、校产管理、食堂、食品安全、校足球队工作;具体分管总务处、医务室工作。 分管教科工作副校长职责: 负责学校教育科研、外事、教师培训、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学生心理咨询室工作;具体分管教科处、文化办、外事办、高二年级组工作、高二年级备课组工作。 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职责: 协助校长分管人事、编制、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校安全、保卫、校讯通、反邪教工作;具体分管校办、保卫处、高三年级组工作、高三年级备课组工作。 工会主席职责: 负责校务公开、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学校教师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和保障教职工权益、组织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慰问退休教职工、生病住院教师及生病住院教师的父母和子女;负责学校交响乐队。 校办主任工作职责: 负责起草学校工作计划、总结以及各种制度、公文;做好学校大事记的记录工作;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学校印鉴,办理介绍信,证明,核实教职工编制、办理教师职称等工作;办理教职工工作变动手续及校办有关基本情况统计工作;负责校长办公会、行政会、教职工会议等会议的工作;熟悉并掌握学校工作基本情况,上传下达,并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 教务主任工作职责: 制定教务处工作计划,建立学校的正常的教学秩序,以保证学校教育计划顺利完成;领导教研组工作,协助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指导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推动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作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期中期末考试与评卷工作,作好教学上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 政教主任工作职责: 制定并实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学校的教育工作;组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年级组和班主任工作,指导督促年级组和各班开展正常的活动;指导并督促教师写好德育工作总结;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教科主任工作职责: 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学校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工作;做好学校核心课题的申报、研究、结题工作和教师专业培训等工作。完成上级部门检查、校内常规检查、教研教改指导与管理;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种竞赛、课题研究、教学论文、设计、案例等推评;完成校际交流、外出学习、迎来送往、十二五中继教培训、专业考试等。 总务主任职责: 围绕“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努力发挥后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全面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保障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工作作风硬的队伍,确保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团委书记职责: 在校党总支和上级团委的领导下,根据党在各时期的中心任务及学校工作计划,拟订并认真实施学校团委工作计划;负责抓好学校共青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团员青年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团的基础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 文化办公室主任职责: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搞好宣传,负责校园文化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编辑;指导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学校《古榕》校园文学刊、校园网站、黄质夫陈列室、学校荣誉展览室、校园景观、校园墙壁、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师生礼仪、文明行为培训等主要工作,为实现榕江一中“创全国名校,育苗侗人才”长期发展目标服务。 外事办公室主任职责: 研究制订学校外事工作制度和工作规划,协调、处理学校校重大外事工作和涉外活动事务;负责安排学校与外国友好学校以及其他结好单位的交往活动,审理并管理好涉外活动的报批、组织、协调工作。 资助中心主任职责: 按照县教育局资助中心和学校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学校资助体系,实施各项资助工作;建立我校贫困学生数据库,做好家庭贫困学生的统计、调查工作。 足球训练中心主任职责: 制定每学期的足球训练计划。邀请知名专家到我校指导足球训练;组织教职工之间的足球比赛,经过比赛增加教职工之间的感情,工作更加效率;组织班级之间的比赛及校学生足球队的训练。组织校学生足球队参加省、州、地级的比赛;负责 “国家二级运动员”单招足球的训练及备考工作。 |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