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法律服务
  • 2023
  • 09/13
  • 15:41
  • 来源
  • 榕江县司法局
  • 作者
  • 钟海艳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法治教育普及行动】榕江县: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



今年以来,榕江县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凝聚普法合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法治榕江”建设贡献力量。     

一、扩展内涵外延,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普法教育深度融合    

一是探索“民歌普法”新模式。榕江县不断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探索将乡村法治建设与当地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创建了独具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歌普法”新模式。民歌普法作为法治宣传教育重要载体,不仅突破了传统法治宣传宣讲的形式,还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民歌形式传唱,歌词朗朗上口。内容源自法律,歌词来自民间,演唱来自群众,效果直达内心,达到群众听得懂、喜欢听、用得上的普法效果,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部分群众语言不通等原因带来的普法接受困难、法律理解不足等难题,极大地提升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法宣办组织编写《民法典普法歌》《道路交通安全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歌》《禁毒宣传歌》《信访条例宣传歌》等一批普法民歌,邀请民间歌师歌手深入乡镇、村寨现场演唱。同时,录制“普法民歌”微视频,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二是搭建“民歌普法”新阵地。结合“法治教育普及行动”和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打造建立车民小学“民歌普法教育点”;县人民法院积极拓展创建“民歌法庭”,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事案件当事人的矛盾纠纷,通过民歌调解形式达到化解息诉,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在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工程中将“民歌普法”融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建立“民歌普法歌堂”、“民歌调解室”,邀请乡村民间歌师担任“民歌普法调解员”和法律政策宣传员,目前建立“民歌普法歌堂”3个、民歌调解室1个、组织水歌调解1场次。三是发挥“民歌普法”新效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融入法治山歌对唱、快板、歌舞等表演中,整理编撰普法民歌成册推送至各乡镇(街道),供法治宣传使用。今年以来,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汇演32场次。

二、推进阵地建设,实现普法教育“有形覆盖”到“覆盖见效”     

一是依托示范创建,建设法治阵地。积极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今年全县申报创建黔东南州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个,已全部获得命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法治广场29个、法治长廊31个、法治院墙25块、法治宣传专栏624个、法治图书室125个、法治标语287条。二是依托“大小喇叭”,实现法治之音传万家。通过各村(社区)的广播“大喇叭”和鸣锣喊寨“小喇叭”定期循环播放,宣传普及各类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把法治之音送进千家万户。三是依托网络平台,实现线上普法零距离。充分利用县政府官网和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榕江发布”权威媒体和“平安榕江”“榕江司法”“榕江警事”“榕江交警”“榕江法院”“榕江检察”等政法微信公众号组成普法媒体矩阵,累计推送普法信息5000余条;开置“律师说法”专栏,持续推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普法微视频,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每条浏览量达10000+以上。

三、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平时“各自宣讲”节点“组团服务”的机制     

一是转变工作思维,优化乡村法律服务。选派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80人组建“政法机关法律服务团”,入村参与指导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推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政法部门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制在“法律服务团”公示牌上,在全县250个村(社区)进行公示,方便群众“码”上学法。二是组建宣讲队伍,入村开展法律政策宣讲。从县人民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和县直各行政执法单位精选优秀骨干组建榕江县“和美城乡”乡村法治宣讲队,以帮扶村所在乡镇为主阵地,充分运用“榕易谈”“院坝会”等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入村开展法律政策宣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大普法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召开“榕易谈”“院坝会”等学法300余场次,在案发地和被告人户籍所在地设立巡回审判法庭进行公开审判29场次,并开展现场普法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基层群众零距离现场感受庭审活动,发挥法治震慑效应。三是创新“四诊工作法”,发挥村级“法治力量”作用。积极发挥村支两委成员作为农村“法律明白人”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乡村振兴、“三治”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榕江县忠诚镇乐乡村探索以上午轮班“坐诊”听取群众反应问题和意见,下午带任务“出诊”现场核实问题,晚上集中“会诊”拿出解决措施,月底总结“复诊”提升服务质量的服务群众“四诊工作法”。今年以来,忠诚镇乐乡村“两委”成员通过轮流值守形式“坐诊”236天,接待群众76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71条,“出诊”46次,走访群众220余人,帮助群众办实事和解决矛盾纠纷110余件。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