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榕江 >> 民风习俗
  • 2024
  • 06/26
  • 15:35
  • 来源
  • 榕江县政府办
  • 作者
  • 榕江县政府办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榕江民俗文化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侗语叫“嘎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戏曲大歌。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她是侗族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的重要见证,是侗族本土文化在当代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是当代侗人获得文化双语能力重要管道。

1986年,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亮相,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2009年9月,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萨玛节

侗族萨玛节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系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代表了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萨玛神威宏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以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受到侗家人的虔诚崇拜,被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萨玛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为纪念祖先而举行的盛大祭祀活动,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印迹。为了祭祀萨玛,大多数侗族村寨都建有萨玛的神坛——“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场面都很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萨玛在侗族人民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深的影响,先辈的“至善”的美德对本族的兴旺发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尊敬老人等已成为侗族人民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萨玛节(祭萨)是侗族人民的大事。侗族认为,萨玛是侗寨的保护神,是侗族的团结神,是侗族的娱乐神。“萨”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深刻的影响。

苗族鼓藏节

苗族鼓藏节是苗族十三年举行一次的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鼓藏节,苗语称为“努纽”,一般译为“吃鼓藏”、“吃牯脏”和“吃牯藏的节”,现称之为“鼓藏节”并约定俗成。榕江苗族认为,祖先居住在遥远的东方,需敲击木鼓才能把他们召唤前来。因此在鼓藏节中,木鼓自始至终贯穿活动的全程,包括“接鼓”、“醒鼓”(也叫翻鼓)、“凿鼓”、“换鼓”、“送鼓”等仪式。“鼓藏头”是鼓藏节的组织者,他会同众多的祭师们共同主导苗族群众完成重大的祭祀盛典。

鼓藏节的仪式繁复而有序。其主要活动程序为:筹备议事、接客、忌菜、起鼓招魂、牛旋塘、做屠牛工具、超度鼓藏牛、杀牛祭祖、分肉送客及停鼓封寨等。榕江苗族吃一次“鼓藏”,最少也要七天时间,才能完成“鼓藏”中那些古理古规的程序。

苗族吃鼓藏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的某个“亥”日或“辰”日,通常举行7天。前3天全寨击鼓吹笙,进行请神和跳芦笙舞活动。到第4天寅时,开始举行隆重的吃鼓藏踩堂仪式。踩堂队伍由鼓藏头带领,随后是芦笙队,幡旗队,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鼓藏牛队,已故先人生前所喜欢的衣物展示队,最后是参加鼓藏活动的亲朋好友队。队伍绕鼓藏堂3圈,便由鼓藏头对着鼓藏牛念一阵《吃鼓藏词》。当人们离开鼓藏堂时,土铁炮、火药枪和芦笙齐鸣,霎时,鼓藏堂上芦笙阵阵,枪炮声声,人声鼎沸,一片欢腾。

次日寅时(即凌晨3-5点钟),人们将鼓藏牛牵到“祭祖堂”,由鼓藏头念了一阵《祭祖词》后,各家各户便开始杀牛祭祖,祈求上天保佑,祝愿人人平安。然后大宴宾朋,直到第7天吃鼓藏结束。

榕江民族节庆一览表

序号
时间
(农历)
节日
名称
民族 地点 活动内容 备注
1 二月初二 招龙节 苗族 平阳乡小丹江苗寨 招龙神、祭龙、吹芦笙踩歌堂
2 三月初三 茅人节 苗族 两汪乡空申苗寨 吹芦笙、跳芦笙舞、爬茅人坡、插茅人、情歌对唱
3 三月初三 青蛙节 侗族 栽麻镇宰荡丰登、大利、苗兰、归柳 侗寨的人都上山采摘新鲜的蒿叶和糯米面搅拌均匀后用油煎来吃。主要是祈求不要被蛇咬。
4 三月初三 甜茶节 侗族 乐里镇七十二侗寨岑俄坡 男女青年爬岑俄坡,对唱情歌,恋爱习俗展示
5 四月初八 四月八 侗族 崇义乡九崴村 全村群众吃乌米饭,跟牛过生日
6 五月 竹米节 侗族 寨蒿乌公 做竹筒糯米饭,踩歌堂,体验农耕文化
7 五月 吃相思
宰荡、丰登、大利、苗兰、归柳等侗族村寨 大型拦路仪式、唱拦路歌、侗族大歌鼓楼对歌、侗戏汇演、吃长桌宴及对唱酒歌等
8 六月初六 六月六 侗族 乐里镇三联村、大寨 乐里七十二寨文化展示
侗族 宰荡、大利、丰登、苗兰、归柳等侗族村寨 祭祀、鼓楼下对歌赛、芦笙赛、长街宴等活动
侗族 忠诚镇定弄村 包粽子,举办庆祝活动
9 七月 吃新节 侗族 侗族各村寨 在早稻成熟时,家家摘取新谷,尝新米饭,祭祖,举行唱侗歌、侗戏、斗牛等活动。
苗族 苗族各村寨,主要代表村寨有:平江乡滚仲村,两汪乡空申村、空烈村、两汪村 祭祀、吹芦笙、跳芦笙舞、斗牛等活动。
10 八月初八 侗族八月八 侗族 主要流传于寨蒿河、平永河、都柳江沿岸侗族村寨 祭祖、开田抓鱼、唱琵琶歌、侗族婚俗、庆丰收
11 九月 瓜节 水族 全县水族村寨,主要以兴华乡八蒙水寨、三江乡故衣水寨、古州镇高兴水寨、塔石乡同溜水寨、水尾乡水寨等为代表 祭祖,敲铜鼓、吹芦笙跳舞、酒席对歌、庆丰收
12 九至十月 苗年 苗族 全县苗族村寨,主要以平江乡滚仲村、兴华乡摆贝高排、朗洞镇卡寨村、两汪乡空申村等苗族村寨为代表 苗族祭祖仪式、芦笙赛、跳芦笙舞、苗族斗牛等
13 十月 盘王节 瑶族 塔石乡以怎东瑶寨为代表 民间祭祀大典、吃长桌宴、唱瑶族古歌、跳舂杵舞、放铁炮、吹唢呐、上刀山下火海、庆丰收
14 十一月 鼓藏节 苗族 兴华乡摆贝、高排等苗寨、计划乡加两苗寨、三江乡苗寨等 杀牛祭祖、祭神、吹芦笙、踩歌堂、跳月、跳古瓢舞、情歌对唱、回堂酒、吃簸箕饭 13年过1次
15 十一月 萨玛节 侗族 古州镇车江三宝侗寨 祭萨、稻草人行乞、拦路迎宾、服饰展示、跳“多耶”、百家长街宴、篝火晚会 公历:12月18日
16 十一月 侗年 侗族 乐里镇各侗寨 民间祭祖仪式、爬窗探妹习俗展示、侗歌大赛、踩歌堂、斗牛和斗鸟活动
17 十一月 “月也”(文化社交) 侗族 古州镇三宝侗族 大型拦路仪式、唱拦路歌、侗族琵琶歌比赛、侗戏汇演、吃长桌宴及对唱酒歌等
18 十二月初一 侗年 侗族 寨蒿四十八侗寨 祭祀、打粑粑、吹芦笙、踩歌堂
19 十二月 侗族“记间” 侗族 寨蒿镇四十八侗寨 民间祭祀仪式、侗族踩歌堂、品竹筒饭、侗家烧鱼、宴客等 6年过1次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