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以来,三江水族乡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方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相关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高效工作体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由乡工作专班全面统筹协调工作开展。明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构建起乡村两级联动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同时,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二、广泛宣传动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利用群众会、微信群、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以及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累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13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13个村均张贴宣传标语以及“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倡议书,提高群众对该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感。
三、突出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推进整治。一是清理乱堆乱放。组织乡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等对庭院内外、公共区域、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各类垃圾3吨,整治卫生死角30余处,疏通沟渠3公里。二是清理残垣断壁方面。对影响公共安全或破坏乡村风貌的危旧房、种养殖设施、废弃农用房、废弃旱厕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开展底数摸排,建立工作台账。经排查,我乡有7栋危旧房需要拆除;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4栋,其余3栋已对破损部分进行维修加固,目前用于存放杂物。三是农村改厕。根据农户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三格化粪池模式等改厕技术,充分用好农村厕所革命政策,摸排全乡13个行政村3119个户厕,目前已完成改厕2594户,力争实现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0%以上。四是农村改圈。结合《贵州省农村圈舍改造技术方案》,推广“人畜分离、集中养殖”模式,我乡无人畜混居情况,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5套,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五是污水治理。辖区内已完成5个村寨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其中乡政府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六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成立保洁队伍,划分区域明确到人,目前,我乡有保洁员141人,1辆垃圾转运车并聘请1名专职人员从事垃圾转运工作。配合县级建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对易腐烂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对有毒有害垃圾实行无害化集中收集处置,垃圾转运率长期处于98%以上,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
四、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工作成果。建立健全整治台账,各村对“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整治进度和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乡级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滞后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引导各村将“两清两改两治理”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治理机制。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