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 2025
  • 08/06
  • 14:44
  • 来源
  • 崇义乡人民政府
  • 作者
  • 吴德彤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不用除草剂!榕江大塘白茶基地30余只狮头鹅变身“除草工”

榕江县崇义乡大塘村436亩云雾缭绕的白茶基地里,除草工人身边,新增了一群毛色光亮的“生态工兵”——三十余只健硕的狮头鹅正低头忙碌,精准啄食杂草。这幕和谐景象,正是该基地在原有“绣花功夫”生态管护基础上,创新引入生物除草技术的新探索。

精细管护筑基,生态理念先行。自2019年发展白茶产业以来,该村累计投入资金建成436亩标准化基地,覆盖全村农户。基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以“绣花功夫”进行茶园管护。茶园管理员姚茂长道出茶农共识:“管护越细致,新芽越旺盛,只有用心呵护土地,茶树才能持续焕发生机。”

狮头鹅“上岗”,降本增效添新招。今年春茶采摘喜获丰收,基地累计采收鲜叶2.1万斤,制成优质干茶4200斤,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并带动周边村寨稳定就业300余人,季节性用工达5000余人次。面对夏季管护重任,特别是繁重的人工除草环节,基地在延续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创新引入30余只狮头鹅组建“生态除草队”。

“鹅群成了我们的好帮手!”姚茂长介绍,狮头鹅食草量可观且精准高效,专食杂草却不伤茶树嫩芽。它们被轮流放养在不同区域,其活动不仅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轻人工除草压力,排泄物更化作天然有机肥,直接还田滋养土壤,进一步强化了基地“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态循环链条。管护工人王鸾松对此深有体会:“人工除草能更好保护茶树根系,但确实辛苦。现在有了鹅群分担部分工作,我们管护更高效了。”

狮头鹅的引入,是对大塘村白茶基地“反租倒包”管理模式下生态理念的生动实践和效益补充,鹅群除草完全杜绝化学药剂,其天然肥效与绿肥还田相结合,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为打造更高品质的有机白茶夯实基础。在显著降低人工除草强度的同时,狮头鹅本身也具有经济价值。基地计划适度扩大鹅群规模,探索“以鹅养茶、茶鹅共生”的复合种养模式,拓宽增收渠道。

站在郁郁葱葱的茶山上,望着在茶垄间巡游的鹅群,大塘村对产业的未来充满期待。基地将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狮头鹅除草”模式,使其与人工、绿肥等生态措施更协同。同时,大塘村正积极谋划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白茶+旅游”、“白茶+民宿”等业态,努力将436亩生态茶园,打造成集高品质白茶生产、生态农业示范、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让悠悠茶香与声声鹅鸣,共同谱写大塘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活力新篇。(通讯员吴德彤 )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