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草木萌动,随着阵阵春雷,月亮山上春笋破土而出。在这阳光明媚的季节,计划乡群众奔波于大山之中、穿梭于竹林之间采摘春笋,喜笑颜开之间通过采收销售春笋获得开春后的第一笔收入。
计划乡森林资源丰富,原始植被保存完好,乡内无任何工矿企业污染,有林地面积3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5万亩,成材楠竹达2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全乡12个村皆有成片楠竹,一年四季山间竹笋不断。竹笋作为公认的绿色天然食品,是传统的最佳森林蔬菜,被列为“素食第一品”的山珍之一。近年来,计划乡依托优越的竹资源一直在多渠道的摸索念好竹笋产业这篇文章,如2020年以来加宜村先行先试做酸笋加工,2022年加两村摸索前进走干笋加工,但因产销链未完全打开,一直处于小规模发展状态。
2023年计划乡在之前摸索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走访群众、能人、召开座谈会等,按照“资金跟着勤人走、勤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原则,经层层筛选最终瞄准九秋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乡竹产业发展。通过各村申请壮大村集体资金10万元以债权的方式投入九秋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竹产业产销对接,每年每村村集体可获得债权分红2200元,同时合作社与各村有竹林的农户签订竹产业产销对接协议5000多亩,将农户手中的竹笋全部收购搬出大山,既壮大了村集体,又变现了竹笋的价值,增加群众收入,更刺激了群众主动管护自家竹林的积极性。
当前竹笋产销对接机制已经理顺,合作社产销架构已经正常运作,与省外签订收购协议,每村明确了一名竹笋产销联络人,直接负责竹笋的联络统筹调度,通过“榕易谈”、院坝会的形式召集有竹林的群众以宣传到每家每户,在村里设立8个专门的收购地点,建立1个群众竹产业产销对接微信群,明确收购时间的节点,确保了收购信息的准确及时。竹笋采收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收购车辆穿梭于各村收购点之间,大山、林间一片繁忙,群众三五成群穿梭于竹林之间采收竹笋,路边随处可见群众剥笋、搬运笋子的场景,一改林间的清幽。九秋村群众潘老梭说到“大山里最多的是竹子,以前竹笋太多吃不完,好多都长老、变烂,竹林也因为多年不管护出现死亡,太可惜了!现在有人上门收笋,我们的竹子可以变出钱来,竹子就是我们的钱袋子了。”
一星期来,合作社已经将20多吨竹笋“搬”出大山,按照0.8元/斤(到村收购)的单价来算,当前群众已实现增收3.2万元。据合作社法人代表潘进平介绍说,受去年干旱的影响今年的竹笋产量相对往年减产,初步估计今年春季能实现春笋收购180吨以上,可实现群众增收28万元左右;此外,计划大山深处方竹笋成片,秋季方竹笋的收购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节点,按照往年2元/斤-4元/斤的价格来估算,年底可实现160万元的收购量。
靠山吃山,作为月亮大山深处的计划乡,土地零碎、山多地少,竹笋产业无疑是一项长期稳定待开发的产业,同时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渠道。计划乡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厚植生态优势,做好绿色发展的文章,培优做强竹产业,带动全乡经济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增添动能。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