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28日,榕江县遭遇双洪峰侵袭,汹涌洪水席卷城区,给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闻“汛”而动,迅速进入“战时应急状态”,全体执法队员在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灾后重建等一线连续奋战,以实际行动践行“执法为民”的初心使命。
接到汛情预警后,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6月24日凌晨1时,50余名执法队员紧急集结,奔赴柳江广场等易涝区域安装挡水板。面对持续上涨的洪水,市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义良冒雨指挥:“注意安全,加快速度,务必将挡水板精准安装到位!”至凌晨5时,队员们的雨衣已完全湿透。随着洪水持续扩大,队伍接到紧急撤离指令,转而配合属地政府疏散低洼地带群众。
执法队员龙阳驾驶执法车赶赴场坝街低洼处,用扩音喇叭反复呼喊:“请立即向高处转移!洪峰即将抵达,切勿滞留家中或围观!”此时洪水已漫过防洪堤,队员们与干部一道挨家挨户敲门提醒,沿洪水推进路线逐步撤离群众,最大限度疏散营救被困群众,保护群众生命安全。
执法队员朱峻材在撤退途中发现两名老人在洪水中踉跄前行,当即折返,搀扶老人转移至民中防洪区域。老人含泪道谢,朱峻材回应:“没事没事,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会帮你们转到安全的地方。”
为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物资运输队,承担起县城25个供应点的物资配送任务。“县委大院门口需100箱水、50箱八宝粥……”“县教育局对面供应点需50件水、200包纸巾……”微信群里的物资需求信息不断刷新,队员杨林、孙彬彬等第一时间响应,日夜穿梭于各供应点,确保物资“不断档”。6月28日凌晨1时,接到“三中需500套棉被、500张折叠床”的紧急需求,杨通军队长刚在车内小憩片刻,立即起身组织运输,完成卸货时已近凌晨3时,短暂休整后又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面对社会各界捐赠的大量物资,40余名执法人员组成卸货突击队,承担起物资转运“最后一公里”重任。“连续奋战三天,大家都很辛苦,杨敏等队员家中受灾却无暇顾及,但子弟兵在一线清淤更累,我们必须让爱心物资及时送达!”潘鑫队长用沙哑的声音动员,队员们齐声回应“保证完成任务”。从装卸搬运到分类存放,队伍高效完成每日卸货任务。截至目前,累计出动运输车辆500余车次,日均卸载物资8车、约50吨,确保每一份爱心都及时传递至群众手中。
清淤重建,绘就家园“新生图”
洪水退去后,清淤除障成为灾后重建的重点。7月的烈日炙烤着县城,刘义良与队员们手持铁铲清理街边淤泥,抓机将垃圾装车运至指定地点。
该局组织7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应急清理组,采取“机械+人工”模式推进清淤:抓机清理厚重淤泥与大型杂物,运输车及时清运,人工组手持工具细致清扫。同时,50余名队员深入新老城区,引导商户规范投放垃圾,为清理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截至目前,累计清运淤泥杂物500余吨。
点亮希望,守护城市“生命线”
为尽快恢复城区功能,该局主动承担路灯检修任务,成立专项小组对受损电缆、配电箱展开“拉网式”排查。
卫平、林运祥等队员连续多日巡查街面电路,确保问题及时解决。6月25日至7月初,队伍每日夜间为各路段运送应急照明设备,白天专人检修,保障夜间清淤安全。
截至目前,已检修破损电路100余处,修复故障点80余个,点亮路灯1200余盏,运送应急照明设备200余台次。
规范秩序,定点驻守保畅通
此外,执法队员进驻头塘受损车辆临时停放点及垃圾临时堆放点,现场指导车辆停放与垃圾规范倾倒,保障清运车辆通行顺畅,从源头避免二次污染。
潘代能站长等人在垃圾堆放点指挥作业,一天下来,头发与口罩都覆满灰尘;蒋光厚等人顶着烈日协调泡水车有序停放,为垃圾清运预留通道。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调度垃圾清运车500余辆。
在这场与洪峰的较量中,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队员们化身“蓝色堤坝”与“希望灯塔”,用浸透汗水的衣衫勾勒坚毅轮廓,以泥泞中的足迹书写使命担当。他们用坚守让“人民至上”的信念在灾后的土地上扎根,成为群众心中最可靠的“城市守护者”。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