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榕江要闻
  • 2025
  • 07/01
  • 14:11
  • 来源
  • 榕江发布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我是党员也是兵,这时候就该上”——赵超:淤泥中淬炼的先锋本色

在榕江县遭受洪灾侵袭的危急时刻,一支来自雷山县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奔赴救援一线。在这支队伍中,来自雷山县龙头街道党建办负责人赵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同时也是雷山县民兵应急连的一员,赵超用沾满淤泥的双手和不知疲倦的脚步,在废墟上踏出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这边正在抢修,为了大家的安全,等一下,或者绕路一下哈,希望大家理解……”雷山县民兵应急连侦察班班长赵超正在疏导交通。

当榕江县的洪水退去,黑色淤泥与杂物铺满街巷,雷山县救援队员赵超正手握铁锹清除淤泥。从6月24日早上首批抵达灾区至今,120个小时里,他的作战靴在淤泥中踏出无数道深痕。

6月26日早上,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和队友在清理车道。每铲起一锹淤泥,他都默念着“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就可以让榕江人民离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更快一点。”作为雷山县龙头街道党建办负责人、龙头街道人民武装部武装干事,赵超对“紧急集合”并不陌生。但6月24日凌晨5点的那通电话,让他连袜子都穿反了一只,冒着大暴雨驾车赶往县人武部集结,换上迷彩服带上抢险装备就走,其他个人物品什么都没带。他告诉记者,“到了榕江才发现,断水断电的老城像座孤岛,榕江城被淹的程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赵超告诉记者:“我在凌晨5点的时候就接到了紧急通知。我们分了两个车队,第一个车队在我们前面大约一小时左右就抵达了榕江县现场。我们乘坐第二辆车到达榕江县周边的时候,洪水已经漫到了周边地区,所以当时我们就只能被迫和前方失去了联系,撤离到周边高地待命。我们也很着急,很担心前面的战友,也担心榕江的人民群众。”

雷山县民兵应急连副连长李农井说:“赵超同志工作上积极主动,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也很强。接到命令后,他迅速加入救援队伍,闻汛而动。当时他家里有很多事情,老人需要照顾,但他舍小家为大家,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刚到榕江的前两天,因为条件有限,赵超和队友们睡过课桌、吃过干粮,甚至就着小水沟将就洗漱。在前期的清淤工作中,赵超和队友们冒着雨水穿梭在榕江的大街小巷里,淤泥深过了膝盖,脚被泡得肿胀,但却没人喊一声累和苦。二次洪水来临前,赵超又主动加入到30余人的紧急疏散群众先锋队中,顾不得全身湿透,奔跑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敲门,通知群众撤离。洪峰过后又马上投身清扫淤泥、冲洗路面一线......在榕江驰援的120个小时里,赵超甚至来不及换洗身上的衣物,身上的衣物在被淤泥裹挟和雨水冲洗中结出盐霜、磨出破洞,在捂干与湿透中反复交替。赵超这种“拼命”源于双重身份的自觉。

作为5年党龄的党员,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作为退伍军人,他觉得自己更有责任“冲锋在前”。他指向刚清理出的路面告诉记者,“眼前这100米,昨天还是淤泥塘,现在已经能看见水泥缝了。”

“爸爸”

“哎!爸爸这边信号不太好,你乖乖在家,爸爸把这边的工作忙完了,就回来哈!”

挂断电话,赵超用手背抹去脸上混合着雨水与汗水的液体,沉默地戴上磨破的手套,攥紧铁锹。在探照灯摇曳的光晕里,他那沾满泥浆的背影又一次汇入穿梭的救援队伍,沿着满是淤泥的街道渐行渐远。

深夜,赵超作战靴上的泥脚印与队友们的足迹交织成网,在新生的城市肌理上烙下迷彩印记。远处,更多救援身影仍在废墟上穿梭,他们是父亲、是丈夫、是儿子,却在洪灾面前化身为永不熄灭的灯——当淤泥深处的铁锹声唤醒沉睡的街巷,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与愧疚,早已在万家灯火的重建中,酿成了最厚重的勋章。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