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贵州榕江“村超”灾后重启,数万观众的欢呼与街头烟火气交织,不仅见证着这座小城的坚韧,更传递出满满的感恩。榕江以“疏堵结合+暖心服务”模式,将小摊贩从“市容痛点”变身灾后激活城市活力、点燃消费引擎“复苏支点”。
划区安家:摊贩有“家”,烟火归位
“洪水刚退那会,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怕生意断了线,现在‘村超’回来了,还有了固定摊位,市民游客吃得放心,我们也能安心赚钱!”赛场东侧临时经营区,卖卷粉的杨大姐一边麻利打包,一边笑着感慨。
洪灾过后,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市容管理与消费需求平衡点,在赛场周边及新老城区科学划定临时经营区10余处,统一设置蓝色标识牌20余块,明确经营时间、卫生要求和经营范围,分类疏导300余个流动摊点规范入驻。同时清理占道经营473起,整治商铺店外经营41家,形成“美食+文旅”消费闭环,推动“超好吃”“超好购”“超好玩”有序重燃,既为流动摊点安下“合法家”,又让烟火气在规范中“归位”。
柔性执法:从“对立”到“共生”,暖意融入治理
午后的日头正烈,卖冰粉的王大姐费劲地挪着冷藏箱。“大姐,这边来!” 两名执法队员快步上前,一左一右帮王大姐抬着箱子往树荫下挪,嘴里叮嘱道:“树荫下凉快,冰化得慢,冰粉能多卖会。”王大姐气喘吁吁地边擦额头汗水,边忙着答谢:“洪水刚过那会,我还愁这小摊子能不能再支起来,夜里总睡不着,现在你们不光给划了摊位,还帮忙找地方摆摊,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这样的场景,在榕江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执法队员的暖心服务让灾后的烟火气里多了份稳稳的温情。
为平衡市容与民生,在临时经营区,榕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推行“服务先行+规范引导+动态监管“三步工作法”,积极帮助摊贩搭建规范摊位、清运垃圾,督促商户严格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并建立“网格巡查+错时值守”机制,确保经营时段秩序井然,非经营时段道路畅通,既避免了占道经营导致的交通拥堵,又借助“村超”流量激活了消费潜力。
“村超”重启,这些小摊位像榕江重建家园的“毛细血管”,输送着生机与希望,烟火气重燃的背后,是一座城对民生最实在的宠爱”。“我们不仅要城市街道干干净净,更要让市民群众踏踏实实地挣钱。”榕江县市政综合执法大队三中队负责人杨通军的话,道出了这份烟火气里的民生分量。
从淤泥覆盖的球场到烟火缭绕的街巷,榕江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从“灾后重建”到“活力重生”的蜕变。临时经营区成了长效治理的“试验田”,执法方式的转变为城市治理注入温情,绘就着“小城大治”的鲜活图景。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