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汹涌的洪水肆虐过后,县城满目疮痍:居民小区被淤泥掩埋,公共设施严重损毁,数万群众生活陷入困境。在这危急时刻,榕江县退役军人陈先义、李家鹏、杨德志等挺身而出,与榕江县”永戎”志愿服务队一道冲锋在前,连续奋战10余天,用军人的担当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洪壮歌。
一、“铁血先锋”陈先义:清淤一线的“拼命三郎”
“让我来!”——这是陈先义在救灾现场说得最多的三个字。这位退役军人,在洪水尚未完全退去时就孤身一人参与到救灾清淤工作中。6月2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先义就来到榕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我申请参与救灾任务”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喊道。因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被洪水淹没,退水后的淤泥铺满了整个院场,急需清理出一条道路为后面的救灾工作做准备,由于县局人手不够,还要分派人手到责任区域参与清淤工作,陈先义闻听后,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主动带领县局剩余的干部开展清淤,面对散发着恶臭的淤泥,他第一个跳进齐膝深的泥浆中,用铁锹一铲一铲地清理。
上午10时许,在清理院场排水沟时,由于沟体狭窄且淤泥厚重堵塞,铁锹、锄头等工具无法使用,陈先义徒手伸进排水沟中扣、捞淤泥进行清理,不慎被一块玻璃碎片破了手掌,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和简单包扎后,他又继续投入工作。“这点伤算什么,当年在部队训练时比这严重多了。”陈先义轻描淡写地说。在他的带领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院场仅用7个小时就完成了初步清淤任务,为后续的重建和物资调配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县局干部唐春丽动情地说:“看到陈老兵手上缠着绷带还坚持干活,我们既心疼又感动,这就是军人的本色啊!”
二、“力量担当”李家鹏: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2025年转业的16年军龄退役军人李家鹏,身材敦实、皮肤黝黑,两膀子肌肉充满了在部队训练出的力气,在这次救灾中充分发扬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要有他参与的清淤攻坚任务,都能够率先完成。
6月29日下午14时,从榕江县弘坤菜市场转战到天佑小区清淤攻坚点后,已经连续奋战7个小时的李家鹏仍然干劲十足,看不出一丝疲倦。天佑小区是商住结合小区,一致二楼均为商铺门店以及仓库,几户全部被洪水淹没,清障除淤、恢复生产刻不容缓。看着小区内差不多齐膝深的淤泥,李家鹏“轻蔑”一笑,扛起铁锹走了进去。淤泥厚重黏稠,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沼泽里,但李家鹏的步伐却异常稳健。他弯腰挥锹,一铲接一铲,淤泥被迅速甩到堆积点,动作干净利落,仿佛不知疲倦的机器。一起清淤的“战友们”劝他歇会儿,他抹了把汗,咧嘴一笑:“这点活儿算啥?在部队拉练比这累多了!”
从6月25日至7月5日,李家鹏转战四个受灾点,累计清淤超过100小时。他的手掌磨出血泡、双腿泡水浮肿,可只要任务没完成,他就绝不退场。有人问他为啥这么拼,他沉默了一会儿,说:“老百姓盼着回家、商铺希望早日复市,咱多干一点,他们就能少受点罪。”
三、“抗洪标兵”杨德志:救灾一线的“温情战士”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前进。”2025年转业退役军人杨德志,在此次抗洪救灾中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老人家,我来背你,水太深了非常危险。”6月24日洪灾当天上午8时许,洪水已侵入榕江县新城区主干道,杨德志主动参与到社区组织的转移群众工作中。当时水位已涨至腰间,他毫不犹豫地背起行动不便的杨大爷,在湍急的水流中艰难前行200多米,最终将老人安全转移到安置点。这一天,他从凌晨3点连续工作6个小时,累计转移群众12人。洪水退去的第二天,杨德志立即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他想方设法联系了黔东南州各兄弟县市2025年同一批转业的7名退役军人,组成救援小组,深入到榕江县七街等重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受损房屋和室内淤泥。大部分受灾群众也自发参与到杨德志他们的救援小组中,根据各家各户受灾程度不同情况,由杨德志统一调配人手力量实施救援。6月28日,洪水二次来袭,得知榕江县平永镇老家房屋受灾,杨德志只是通过电话简单询问家人情况后便再次投入救援工作。
不仅如此,杨德志还主动承担了救援后勤保障负责人的角色,每天为临近的救灾点联系解决伙食问题,送去热饭热菜、饮用水和防暑药品等,救灾期间他累计帮助和服务群众100余人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暖心杨班长”。
四、“永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用团结守护榕江
在这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榕江县“永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支由50余名退役军人组成的队伍,在县人武部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带领下,成为救灾一线的中坚力量。
“我们是军人,更是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这是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服务队实行“军事化”管理,编成5个“清淤突击班”,24小时轮班作业。在榕江县江西码头菜市场重灾区,面对狭窄的巷道和齐膝深的淤泥,服务队只能利用翻斗车一点一点把淤泥垃圾往外清理。炎热的天气和刺鼻的腐臭也没能让队员们退缩一步。
据初略统计,在10余天的连续奋战中,“永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累计清理淤泥和垃圾200余吨,疏通道路近2公里,协助转移群众300余人。队员们表示“虽然我们已经脱下军装,但军人的使命永远不会改变,只要人民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出发!”
在这场与洪魔的较量中,榕江县退役军人和“永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用忠诚和担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迷彩堤坝”,他们的事迹必将激励更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