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卫计委的指导支持下,县卫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年初全县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抓改革促发展,攻坚克难,求实求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情况
(一)多措并举,完成综合改革重点任务
1.深化落实2018年医改工作重大改革任务。
(1)强化组织保障,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
一是及时调整了榕江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等组织领导机构,印发了《关于调整榕江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建立起由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和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主任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全县医改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亲自督促落实。2018年1-11月,先后召开了医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5次,推行“一把手”医改述职制度,专题研究解决编制备案制、历史性债务化解等重大问题。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全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文件,明确各项改革任务,全力推进改革工作。
(2)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方案,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5个,完成20.8万人签约服务工作,签约率为72.5%。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9.3%;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率为100%;慢性病中的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性病患者人数签约率达77.26%。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2208户,应签约13.3万人,实签约13.3万人,签约率为100%。
(3)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化解县级公立医院历史债务。对历史性债务进行了化解,签订债务剥离协议,共剥离债务资金990万元。二是完成县级公立医院备案制员额招聘工作。全面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公开招聘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核定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备案制人员共计735名,完成92名编制备案制人员招聘工作,5月1日全部到岗,全部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同岗同酬。三是县医院等级医院评审和县中医院创二级甲等医院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四是2018年1-11月,县级财政投入1816万元,医疗收入6504万元,医疗费用增幅下降到12.5%(其中: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为13.4%,药占比为24.7%,检查化验占比为32.9%,医务性收入占比为31.2%)。
(4)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我县于2017年在全县开展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涵盖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实现县、乡远程医疗会诊互联互通。
(5)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制定下发了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纲领性文件。加强督导检查,强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实基层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各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能力水平。二是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全覆盖。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州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全县基层乡镇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至2010年以来,共完成了54名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全面实现了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1名全科医生的工作目标。建立落实了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全科医生倾斜的优惠政策。
2018年截止到11月底,全县县域就诊率为83.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为271812人次,占总诊疗量的65%,分级诊疗工作初见成效。六是我县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1名全科医生,全县共有54名全科医生,其中中医类别全科医生6人。
(二)用心服务,扎实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为扎实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即实现“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商保、医疗救助”等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实现全覆盖。我局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我局成立了健康扶贫办公室,抽调了2名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1.全面完成年度参合任务
2018年度,我县新农合参合人数为340363人,参合率为103.05%。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参合人数为133520人,参合率为100%。同时,给予每人50元的参合补助,实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有效遏制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2.全面落实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21598人次,发生总费用9075.52万元,合计救助7778.61万元,其中新农合救助21598人次,救助6600.59万元,大病商保救助1847人次,救助617.82万元,民政、计生、财政医疗直补救助5798人次,救助356.21万元,第一轮查缺补漏手工报补对1-4月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群众报补3253人次,报补203.99万元,当前支付比例85.71%,第二轮查缺补漏手工报补工作正在开展,将对5-9月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群众报补,报补5453人次,报补375.93万元,报补完成后支付比例将达89.85%。
3.全面落实大病专项救治
2018年以来已入院救治人数110人,累计救治544人,自付比例2.58%,其中先天性心脏病0人;终末期肾病91人,累计救治503次数,自付比例1.2%;儿童白血病1人,救治1次,自付比例12.89%(未经转诊到异地医院救治);食管癌0人;胃癌3人,救治次数5次,自付比例0.87%;结直肠癌11人,救治次数25次,自付比例4.45%。
4.健康扶贫义诊开展情况
积极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截止11月30日,州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义诊团队派出医疗专家36人次分别在古州、三江、定威、兴华等乡镇开展义诊活动5场次,接受义诊群众800人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资料9200份,免费发放药品价值2000余元。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基本公共卫生入村体检等为契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入户宣传、面对面宣传、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悬挂宣传标语183条,集中开展宣传176场次,入户宣传32176户、面对面宣传87224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3013份,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全覆盖。
(三)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1.深度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全县深度贫困村卫生室应建112个。应建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有16个,完成主体建设的有7个,完成第一层主体施工正在升第二层墙砖的有7个,完成基础施工和正在升第一层墙砖的有20个,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已进场施工和即将进场施工的有39个,余19个村因建设用地尚示落实和用地基础难度大暂无法开展相关建设工作。
2.逐步完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1)继续实施“百院大战”。新建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工程投资总价6429万元。于10月1日完成整体搬迁,已投入使用。(2)投入7432.47万元新建县妇计中心综合业务楼,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完成工程总进度的80%。(3)总投资2020万元建设疾控中心大楼,总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正在进行第八层框架结构建设。
3.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平江、朗洞等6个乡镇卫生院综合业务楼。现已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并投入使用。4个乡镇卫生院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启动4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改扩及新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地勘、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古州、平阳等10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项目和设备配备。
4.强化县、乡医疗机构设备配配备。以“五个全面建成”建设为抓手,投入1176万元配齐乡镇DR等九大件医疗设备;投入2996万元增配了县中医院医疗设备并投入使用;投入1600多万元增配了县人民医院电子胃镜和四维彩超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投入242万元配齐乡镇救护车,大大提升了全县应急和诊治能力;
(四)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升
截止2018年11月30日,已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98660份,健康档案完成率达103.77%。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数26831人,高血压建档数21151人,糖尿病建档数4228人,重性精神病在册管理数1153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覆盖所有乡村。
2.疾病防控工作得到加强
我县2018年1-11月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丙类发病13种1116例,发病率386.34/10万,比去年同期(300.49/10万)上升28.57%,其中乙类9种,发病608例,死亡1例,发病率210.48/10万,死亡率0.35/10万,发病率与去年同期(203.21/10万)相比上升3.58%;丙类4种508例,发病率175.86/10,发病率与去年同期(97.28/10万)相比上升80.78%;其中手足口发病425例,发病率147.13/10万,发病率与去年同期(75.81/10万)相比上升94.08%。
3.妇幼保健工作全面加强
2018年1月1日-2018年9月30日)全县产妇总数3402人,活产数3423人,产前建卡数3169人,建卡率 92.58%;产前检查3170人,产查率92.61%;孕早期建卡3034人,孕早期建卡率88.64%;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3002人,系统管理率87.7%,产后访视3186人,产后访视率93.08%;住院分娩活产数3404人,住院分娩率99.44%,孕产妇死亡0例,死亡率0/十万。
(五)依法行政,卫计执法监督不断规范
截至11月30日,全县监管对象户839户(按专业分应监督1020户),其中:公共场所480户、医疗机构259户、学校95所、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4户(有许可),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1家;共开展卫生监督检查1602户次(其中公共场所674户次,医疗卫生348户次,传染病防治413户次,职业卫生3户次,放射诊疗8户次,餐饮具集中消毒2户次,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22户次,学校卫生131户次),综合监督覆盖率达到98.82%。
截至11月30日,共查办卫生违法案件立案140件(公共场所66件、传染病防治64件,医疗卫生立案7件,无证行医2件、计划生育1件),罚款总额16.29万元,已累计结案138件,实际履行罚金16.24万元。
(六)强化国策,计生服务管理扎实有效
我县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以“党政重视、夯实基础、利导为先、优质服务”为主线,高位推动、部门紧密配合,全县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2018年度,全县人口出生数为4385人,同比减少125人,减幅2.77%。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1.46‰,同比下降0.04个千分点。全县常住人口出生数为4019人,其中政策外出生数为295人,全县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66%,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出生数为366人,其中政策外出生数为21人,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生育率为94.26%,同比下降94.26个百分点。早育率6.77%,同比上升1.91个百分点;政策外多孩率4.08%,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县共落实节育手术1307例,同比减少888例,减幅为40.46%。其中:落实上环1260例,同比减少887例,减幅41.31%;落实绝育47例,同比减少1例,减幅2.08%。
1.切实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力度。
我县对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生双女家庭,继续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2018年度,为4384名农村一、二女计生家庭成员免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335名农村一、二女计生家庭成员减半收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为493人落实了奖扶特扶待遇;为48名农村计生家庭户办理了中考加分。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还安排了34400元对全县43户失独家庭全面进行了走访(每户800元)。
2.切实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整治力度。
一是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积极倡导“女孩圆梦计划”,县财政今年投入18余万元经费,用于“圆梦女孩”志愿行动和打击“两非”专项治理行动。二是强化部门联动,严厉查处“两非”行为。共检查医疗计生保健机构46家(次)、个体私人诊所30家(次)、药店47家、育龄妇女育龄妇女24对。出动执法人员88人(次),执法车辆29辆(次),立案6件,结案6件。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2件,非法实施计划生育手术2件,非法施行终止妊娠手术1件,非法使用终止妊娠药品和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案1件,罚款金额为65600万元,没收非法所得2830元,没收终止妊娠药品3克,警告、责令停止改正3例。
(七)从严管理,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1.抓廉政建设
进一步压实“两个责任”,采取不定期突击抽查、明察作风建设,加强全县卫计系统作风建设,全面改善党风、政风、行风,净化医疗服务环境。为切实做好标本兼治“一案一整改”工作,召开了卫计系统警示教育会1次,专题民主生活会1次。
2.抓专项整治
在全县卫生计生系统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行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医院自查、现场巡查和整改反馈,着重发现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实现“震慑部分医疗机构、处理违纪违规人员、解决一些问题、纠正行业风气”的目的。
3.抓系统党建
全县卫计系统各级工作单位和医疗业务部门共计30个(包括民营),从业人员2149人、中共党员321名,预备党员14人、入党积极分子19人,县卫生计生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卫生计生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组织建设保障,摸清党组织建设底数,建立健全制度和工作措施,压实责任、克服困难、聚集难点、突破重点,局党组主动与各相关乡镇党委协调沟通,并得到大力支持截止目前,已建成党支部24个、占86%,党组织建设覆盖率达83%,创建“示范党支部”5个,占83%。
(八)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其他工作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推进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中医医院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全县基层中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中医药氛围日益浓厚,基层服务能力快速提升;狠抓信访维稳与综治安全,省、州、县交办的信访事项到期办结率达100%,全年未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注重建议提案办理,全年办理人大建议7件、政协提案11件,办理结果与办理态度满意率达100%;严格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各类各项支出执行事前报告制,加强对下属单位财务与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狠抓文明科室、文明窗口创建,提升了机关作风形象;同时,信息宣传、计生药具、工青妇等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效。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