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平永镇消防安全大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
经镇党委政府同意,现将《平永镇消防安全大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榕江县平永镇人民政府
2023年8月29日
平永镇消防安全大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特别是消防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州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大会、州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全州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部署会议、全县安全生产暨农村消防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等会议精神,深刻汲取雷山县西江镇“7·10”、黎平县肇兴镇“8·18”火灾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党委政府决定从即日起至2023年11月30日,开展为期3个月的全镇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抓好全镇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组织实施,特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刘昌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宋少举(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石本坤(镇党委副书记)
陈 琳(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杨再恩(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镇长)
吴东华(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长)
莫 松(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杨家君(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 员:谭必杰(镇党政办负责人)
杨文国(镇派出所所长)
王家埼(镇自然资源所所长)
盘应黔(镇供电所所长)
郑 猛(镇农服中心主任)
吴述刚(镇林业站站长)
姜 贵(镇应急管理站站长)
冯 飞(镇村建中心主任)
杨宗盛(市监局平永分局局长)
吴文学(镇中心校校长)
钟 刚(镇中学校长)
陈 俐(镇卫生院院长)
张叶华(镇水利站副站长)
舒国民(镇村建中心工作人员)
潘晓曼(镇党建站工作人员)
杨文学(镇应急管理站工作人员)
石文水(片区交警四中队负责人)
陆本群(镇专职消防中队中队长)
各村(社区)第一书记、支书、主任及安监员
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杨再恩同志兼任,姜贵、杨文学负责日常调度工作。负责综合调度、档案收集、督导检查等日常事务。
二、整治重点内容
(一)开展旅游景区消防安全大整治。由党政办牵头,联合镇专职消防队、市场监管局平永分局、村建中心、派出所、供电所等部门对旅游景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应急管理站、镇专职消防队要联合对A级旅游景区、民宿、农家乐、酒店、木质建筑连片旅游村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消防设施器材配备、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用火作业管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大整治。督促属地政府、景区管理机构、村居委会落实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措施。要组织对景区景点、宾馆饭店、餐饮、民宿、农家乐等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从业人员开展1次全覆盖的消防安全集中警示教育培训,观看一次火灾警示教育片,开展一次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着力培育消防安全“明白人”。督促指导宾馆、酒店、民宿制作前台消防安全“三提示”(提示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内灭火器、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等灭火、逃生设施、器材放置部位和使用方法),在客房内张贴疏散示意图,制作消防安全提示牌。督导宾馆、酒店、民宿客房内配置火灾探测器、声光报警装置、逃生软梯、逃生绳、强光手电、防烟逃生面具等消防设施器材。村建中心重点对燃气安全使用情况和经营性自建房开展排查和隐患整改。市场监督管理局平永分局重点对电器产品销售单位开展大整治,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电器产品违法行为。应急管理站对民宿和农家乐消防安全监管,指导督促经营者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法律法规,消除风险隐患。特别是对使用醇基燃料的生产经营单位务必督促规范使用储存醇基燃料。应急管理站要对景区内的危化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监管。派出所、镇专职消防队、村寨包保人员、“驻寨”干部重点对旅游景区、旅游村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充电线路乱拉乱接,充电设施安装不规范等行为开展大整治,利用黔小消APP对景区及周边农家乐、小旅馆、小酒吧等小型生产经营场所开展大整治,紧盯“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夹层住人”等问题开展大整治。供电所重点对公共电气线路开展检查,组织专业电工队伍对景区电气线路进行清理,对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及时进行整改。存在重大用电安全隐患的,未整改前不得供电。应急管理站、派出所、镇专职消防队要在民宿客栈、宾馆酒店、沿街小场所、餐饮饭店全面推广智慧用电,并设置和配备其他灭火和逃生器材,实现火灾灭早灭小灭初起。对排查出存在重大用电安全隐患不配合整改的,按程序函告供电部门,依法采取限制手段督促整改。
(二)开展木质连片村寨和传统村落消防安全大整治。由村建中心牵头负责,同时推动落实传统村落消防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建设。以30户以上木质结构建筑连片村寨、传统村落为重点,加快推进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建设、用电安全改造;应急管理站、派出所、镇专职消防队负责督促指导开展火灾隐患大整治以及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对政府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伍、微型消防站等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供电所负责定期对农村供电设施、用电线路进行检测,及时更换、改造老化供电设施和用电线路,加强用电管理,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开展用电消防安全检查,督促用电安全隐患整改;农服中心部门负责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派出所负责督促指导公安派出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应急管理站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健全抢险救灾联勤联防联动、应急协调机制。
各村(社区)要加快30户以上木质结构建筑连片村寨、传统村落厨房改造、微型消防站建设以及智慧消防建设和运用。要立即开展农村消防安全大整治,逐乡、逐村、逐户、逐单元推进;按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要求,统筹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村寨消防改造,补齐历年欠账,确保完成改造任务。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要组织基层网格员、公安派出所民警、政府专职消防员、“驻寨”干部每日开展夜查夜宣,结合《黔东南州镇乡防灭宣手册》持续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十提醒”和“进门五查”。各村(社区)要组织人员每天开展鸣锣喊寨,每周组织开展用火、用电、用气隐患排查,紧盯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特殊人群和“1+N、2+N”结构家庭,入户帮助排查排除火灾隐患。
(三)开展城镇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大整治。由应急管理站、派出所、镇专职消防队、村建中心牵头负责,开展城镇小型生产经营场所(含小区私房餐馆)消防安全大整治。要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将小型经营场所全部纳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员日常消防安全检查和宣传工作职责,对工作情况定期开展督导和考评,并严格奖惩措施。督促指导小型经营场所经营者在门前醒目位置设置3分钟防火提示(出门前1分钟:关闭家中火源电源,关好门窗;睡前1分钟:关闭家中火源电源、关好门窗;每天花1分钟:检查家中插板插座、电器使用情况,清理楼道和室内杂物,检查燃气、液化气是否完好)。负责对餐饮业、住宿业等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要对医院、医疗门诊、乡镇卫生院等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要对网吧、KTV等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要对电影院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要负责对人防工程及涉及的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要督促公安派出所加大对列管的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监管,开展排查检查,并指导村(居)两委、新型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大整治。要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新型社区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对公安派出所、社区、村(居)两委工作督促指导,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平永分局要对药店、医疗器械经营销售点等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依法对违法经营伪劣电器产品进行查处,加强对经营户识别假冒伪劣电器产品的宣传力度。村建中心、供电所等单位要配合做好排查整治工作,依法对违章乱搭乱建、违规用电用气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四)开展其他领域消防安全大整治
开展伪劣电器产品大整治。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平永分局牵头,制定全县生产售卖假冒伪劣电器产品大整治方案,组织消防、工信等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联合执法,对生产经营电器企业商家开展抽查检查,深入推进低劣电器产品“打非治违”。
开展醇基液体燃料和燃气安全大整治。应急管理站、村建中心、专职消防队、县市场监管局平永分局等部门要履行部门监管职责,按照《黔东南州醇基液体燃料安全指南》《榕江县醇基液体燃料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要求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开展醇基液体燃料、燃气安全大整治。对使用燃气的场所,严格检查用气环境、灶具是否设置熄火保护装置,灶具是否超过报废年限,液化气钢瓶是否超期未检或超使用年限,是否违规存放气瓶,燃气连接软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违规操作和使用不合格气瓶、不合格燃气具、不合格软管、不合格调压阀、不合格泄漏报警装置等问题开展大整治。白油、黄油、煤基等新型燃料生产、经营环节,监管部门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牵头”的原则,开展大整治,销售、使用、运输等环节要比照醇基燃料的监管责任部门开展大整治。
违规动火作业安全严管。应急管理站负责加强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冶金工贸等企业的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市场监管局平永分局负责严格落实对特种设备焊接作业人员操作证的考核,加强管理职责范围内特种设备的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他领域也要按照本方案和《全县重点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全县景区消防安全“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
二、精准制定问题清单
(一)认真制定“问题清单”
1.村建中心要精准制定《全县景区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清单》《全县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清单》“两个清单”。
2.应急管理站、专职消防队要精准制定《全县城镇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清单》,应急管理站要精准制定《全县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清单》。中学、中心校、卫生院等部门要围绕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宗教等场所认真制定《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整治清单》。
(二)聚焦消防安全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
“问题清单”要聚焦问题“电”、问题“气”、问题“料”、问题“火”、问题“房”、问题“救”等消防安全突出问题,从根源上、本质上,系统解决消防安全突出问题,提升消防安全本质水平。
1.问题“电”:配电箱(柜),选型是否符合市场准入制度要求,是否是设置完善的短路、过载、防浪涌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装置,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设置场所的环境要求,进出线孔是否有毛刺,是否装设绝缘护套,是否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是否安装在楼梯间内,下方及周围0.5m范围内是否有可燃物堆放,在室内安装时安装区域是否有渗水、漏水现象,内部进出线接线是否正确,内部导线是否存在明显老化、腐蚀和损伤现象,内部电接点是否存在明显的锈蚀、烧伤、熔焊等痕迹,内部不同相线接线端子间,相线对地是否有明显火花放电痕迹,内部控制电器的灭弧装置是否破损,连接到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上的绝缘导线是否采取隔热措施,各种仪器指示是否正常,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是否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是否缺失,设备铭牌标志是否齐全、清晰,进线电压和各回路输出电压是否超过其允许波动范围,各回路的输出电流是否超过其额定输出电流,箱(柜)内的电器是否有火花放电现象,电器接线端子、母线连接点及电缆终端头的温升是否超过规定的数值。配电线路,电线电缆的选型是否符合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电压等级、导体材质、导体截面、额定电流、防火性能、线路敷设、运行、回路电气保护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插座,选型、安装、保护措施、接线、运行等是否符合要求。照明灯具,选型、配电回路、与可燃物的安全距离、保护措施、运行等是否符合要求。电热器具,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箱、消毒碗柜、电磁炉、微波炉、电炒锅、电水壶、电热杯、饮水机、热水器等电热器具的选型是否符合市场准入制度要求,配电线路、保护措施、安装、运行等是否符合要求。空调器具(分体)、电气取暖设备、电动机类设备等选型、设置、运行是否符合要求。
2.问题“气”:是否全部取缔用餐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瓶,燃气泄漏报警器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运行是否正常,气瓶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钢瓶角阀是否是自闭阀;连接用的橡胶软管和不锈钢波纹管是否存在乱开口、乱接三通,是否存在龟裂、老化和超过2米及穿墙、穿楼板、穿顶棚、穿门和窗等问题;管的两端是否存在不加固或加固不牢、或超期使用,老化开裂等问题;瓶装液化石油气钢瓶是否设置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或通风不良场所,在厨房间内是否存在使用50kg液化石油气钢瓶,卧室内是否存在放置或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储存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分隔;燃气灶具是否符合要求;气源是否合法等。
3.问题“料”:是否按照《黔东南州醇基液体燃气安全指南》和有关要求,对醇基燃料的储存、使用、管道设置、防火防爆分隔、炉灶具质量、设备设施校检检修、事故切断装置设置、应急处置等进行设置或管理。白油、黄油、煤基等新型燃料储存、使用是否采取有效安全措施。
4.问题“火”:动火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取得相应资质,
是否建立动火作业审批制度并落实,是否建立危险作业安全风险提级管理制度并落实,动火作业是否按照“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巡查”要求进行提级管理,是否在醒目位置公示提级管理内容及管控措施等。
5.问题“房”:房屋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和消防),用于经营性房屋是否取得相应证照,民宿是否存在同一建筑“下层餐馆、上层住宿”问题,是否存在“一房多人”,是否存在违建加层,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或配置消防器材,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证照是否齐全。
6.问题“救”:栽麻镇大利侗寨等重点木质连片旅游村寨是否建有专职消防队;木质连片传统村落、景区景点是否按照有关要求建有志愿消防队伍、微型消防站,是否按照有关要求,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配备相应消防器材等;各村是否按照有关要求,建实“一站一库一队伍”。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2023年8月30日前)。各村(社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大整治内容,落实各方责任,迅速部署大整治。
(二)集中整治(2023年9月底前)。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照排查的消防安全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台账管理,强化闭环整改,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三)精准执法(2023年11月15日前)。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加强精准监管执法,积极运用“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执法质量,避免走形式、走过场;对排查发现的屡查屡犯的企业负责人、重点企业、场所等实施精准有效监管。要综合采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等手段,督促隐患整改,要坚持“四个一律”整治措施(凡是建筑未依法办理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许可擅自使用营业的,一律依法责令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凡是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一律责令改正并依法处罚;凡是存在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一律依法予以临时查封;凡是达到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标准的,一律进行挂牌督办),防止监管执法不疼不痒,轻飘飘起不到惩戒、警示效果。
(四)总结评估(2023年12月5日前)。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消防安全大整治行动开展“回头看”,系统性针对性分析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原因,拿出针对性具体措施,提炼经验做法,建立健全完善消防安全常治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清醒认识当前我县消防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真正警醒起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深刻汲取近期州内外火灾事故教训,举一反三,迅速开展消防安全大整治。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跟踪、亲自落实,推动消防安全大整治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各行业领域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谁靠近谁负责”责任以及“宁可抓重不可抓漏”要求,制定大整治任务清单、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确保大整治行动走深走实,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二)聚焦清单,强化整改。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在突出问题整治清单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排查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摸清底数,落实好“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要求,对排查的风险隐患要建立建实问题隐患“双清单”、压实各村(社区)和部门整改“双责任”。排查的重大火灾隐患,要一律提请政府挂牌督办,按照重大事故隐患闭环整改工作要求,将逐条“过筛子”的工作方法贯穿排查登记、交办督办、整改管控、验收复核、问责问效等环节,实现责任闭环、工作闭环,形成强大震慑,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到位、清仓见底。要采取督查通报、警示约谈、媒体曝光、“黑名单”管理、联合惩戒等手段,推动各类问题隐患整改到位、闭环管理,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培训,提高质效。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辖区内消防安全监管干部开展行动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检查清单等内容开展系统性和针对性培训,要立即对辖区内小型经营场所、民宿、酒店、景区景点、重点村寨、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宗教、工业企业等经营者、村干、安全员、员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要组建专业技术业务骨干督导检查队伍,并对督导检查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做到会排查、能检查、懂督查;持续提高行动工作质效。
(四)强化宣传,提高意识。要通过广播、微信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用火用电用气、易燃可燃物品管理、电动车停放充电、三分钟防火法等消防安全常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落实好每月19日“应急演练消防宣传日”工作机制,组织政府专职消防队、村寨志愿消防队、景区应急处置队伍开展全民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全民疏散逃生和扑救火灾能力。乡镇专职消防队、村寨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要开展夜查夜宣,加强夜间巡逻巡查。
(五)夯实力量,筑牢基础。各村(社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驻寨行动”,原则每个传统村落不能少于3人,重要的景区、以木质房屋为主要结构的景区不得少于10人。要积极推动重点单位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火灾探测器、自动灭火系统,推进建设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应用电子巡更、视频监控等科技信息化手段推动火灾防控工作赋能升级;全面推广农村智慧用电、智慧消防等技防措施。要按照《黔东南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成立消防事务中心(人员不得少于3人),进一步建实乡镇“一办一站两中心”(即在乡镇(街道)层面建设应急办、应急救援站、救援指挥中心与物资储备中心)和村级“一站一库一队伍”(即在村(居、社区)建设村级应急管理服务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救援队)建设,推进乡镇(街道)消防工作站建设(人员不得少于2人),各村(社区)消防救援队伍要在重点村寨力量前置,着力提升乡村两级应急救援力量。
(六)深化督导,严肃问责。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对在督导过程中发现不负责、不作为、措施不力,推动隐患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隐患整改缓慢的,要进行通报、警示、约谈。因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相关场所、领域发生亡人或有影响火灾事故的,一律提级调查,并提请纪检监察、组织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黔东南党办通〔2015〕3号文件,从严从重追责问责,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或两次亡人的一般火灾事故的,一律挂牌整治六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