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建园引企两区联动促长效富民
榕江县通过“筑巢引凤+政策牵引+联动发展”三大关键举措,成功构建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长效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的双赢局面。
建设产业载体创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安置区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整合东西部协作(粤黔协作)、财政衔接资金、桥头堡政策等资源在安置区周边共建粤黔轻工产业聚集区(127亩,新建厂房16栋)、粤黔协作新媒体电商智慧物流园(50亩,入驻企业27家)等。同时推动工业园区升格为经济开发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成功打造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平台,直接创造大量符合搬迁群众技能水平和就业需求的岗位2000余个,为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奖补激励促双向吸附稳岗扩岗。积极会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车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榕江县2025年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岗就业激励项目实施方案》,政策设计着眼于调动供需双方积极性:一方面激励企业(尤其是园区企业)积极吸纳和稳定聘用搬迁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搬迁群众安心在企业长期务工。形成“企业愿意招、群众愿意留”的双向吸附效应。政策有效提高企业吸纳搬迁群众就业的主动性,同时增强搬迁群众在企业稳定就业的意愿,显著提升就业稳定性和匹配度。目前,已收到各安置社区自主创业申报奖补93人,稳岗就业申报奖补1080人,劳务队长申报奖补3人。
推动“两区联动”实现规模就业。将安置社区与经济开发区紧密结合,通过产业园区靠近安置区布局、定向岗位开发、政策精准覆盖等措施,实现搬迁劳动力与开发区岗位的高效对接。“两区共建”模式取得显著实效。截至目前,安置社区已有1016名搬迁群众在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实现稳定就业,有力保障了搬迁群众的生计来源,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推动产城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