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2022年“推普兴乡”行动实施方案
栽麻镇人民政府、乐里镇人民政府、定威水族乡人民政府、车民街道办事处:
州民宗委现已启动2022年“推普兴乡”行动,根据《黔东南州民宗委关于启动2022年全州“推普兴乡”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榕江县实际,经局党组研究,制定了《榕江县2022年“推普兴乡”行动实施方案》,已经批准下发,请按照方案要求并结合乡镇(街道)实际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榕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2年4月29日
榕江县2022年“推普兴乡”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抓好我县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切实解决我县少数民族群众普通话交流障碍问题,根据《黔东南州民宗委关于启动2022年全州“推普兴乡”行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榕江县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少数民族和促进我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在我县大力推广普通话,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提高少数民族群众使用普通话能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广泛推广普通话学习,在有普通话障碍人员集中的村寨(社区),采取集中培训和发动学校学生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教学方式,对普通话障碍人员进行“一帮一”或“一帮N”结对帮学培训,让培训对象掌握一定的普通话,会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能够听得懂普通话、看得懂电视,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综合文化素质,促进各民族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搞好结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普通话学习,将推广普通话与相关工作结合一体推进,拓展学习内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鼓励引导人民群众自学为主,采取集中授课及“小手牵大手”的形式,辅以相关帮学举措,突出灵活性和实效性。
(三)着眼长远,持续用力。对培训对象学习普通话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推进语言学习、巩固,引导人民群众学以致用,营造良好的学习使用氛围。
(四)坚持统筹兼顾,融合发展。要推广普及普通话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
(五)坚持实效标准,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推广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乡风文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我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实施内容
(一)精准工作对象。根据乡镇(街道)排查摸清我县普通话障碍人群底数,县民宗局审核把关,重点聚焦 18 至 60 周岁存在普通话交流障碍的劳动力(鼓励60 周岁以上仍然从事主要劳动的人民群众参加)开展工作。建立培训对象清单,落实工作举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我县精准推广普通话行动夯实基础。
(二)开展培训,全力推广普通话。一是联合乡镇(街道)采取集中培训及非集中“小手牵大手”的“一帮一”或“一帮N”结对帮学形式培训群众200人。集中培训主要由讲普通话相对标准的社会青年或教师授课,“小手”主要由学员所在的乡镇中小学生担任。重点是民族聚居地区不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的18至60周岁少数民族劳动力,兼顾60周岁以上仍然从事劳动的少数民族群众。建立“小手拉大手”日常学、结对帮扶巩固学、志愿者辅导学等巩固学习机制。开展手机软件自己学、双语广播覆盖学、创造条件应用学,帮助培训对象实践应用普通话能力,推动培训对象持续学习,加强日常训练,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在农村合作社,手工作坊开展“以工代学”由负责人对员工进行培训讲普通话;组织“周末课堂”让学生到工坊学习民族技艺,同时与工坊务工人员的进行普通话交流,培训普通话,老人教给学生手工技艺,传承民族手工技艺的“师带徒”、“徒教师”,并长期坚持,提高人民群众使用普通话表达能力,让民族文化又能长久传承保护。
(三)搭建平台,建立普通话学习交流基地。结合在推广普通话学习培训场所,挖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氛围较为浓厚的村级党支部阵地、民族文化广场、红色文化景区景点、村委会或农户家中等平台,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保护、传承、出版等工作。
(四)加强学习培训资料建设,多形式推广普通话。根据推广普通话需要,结合我县培训任务量,分语种编译印制一批学习培训资料、落实宣传海报、视频等,营造普通话的学习氛围,多形式、多举措全面推广普通话。
(五)争取经费,扩大普通话培训规模。积极争取相关工作经费,覆盖培训更多存在普通话交流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
五、工作措施及实施步骤
(一)培训学员方式
采取集中授课及“小手牵大手”结对帮学培训相结合模式,实行“一帮一”或“一帮N”结对帮学方式进行培训。
(二)培训内容
1.普通话+民族语言。参照《普通话百词百句》《普通话学习100句》等学习资料,用民语辅助学习普通话日常交际用语,逐步拓展学习内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运用普通话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桥梁,让人民群众更好地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先进技术、外出务工经商、融入社区生活。
2.普通话+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利用广播播放学习内容和宣传国家政策,提高人民群众感悟普通话的表达内容,增加记忆,了解国家政策。组织各族人民群众谈发展变化,通过故事、诗歌、视频等方式,积极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从讲述发展变化、畅谈体会中增强感恩意识,坚定发展的信心,提高感恩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3.普通话APP软件下载学习。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要培训好“小手”,“小手”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帮助有条件的培训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免费安装普通话学习手机APP软件,指导和督促参训人民群众加强日常自学。
4.“大手”“小手”互动学。在有农村合作社、手工作坊的地方,组织“周末课堂”让帮学“小手”到工坊与务工人员(即“大手”)互相学习。“大手”教给“小手”手工技艺,传承民族手工技艺,达到“师带徒”,“小手”教给“大手”讲普通话,达到“徒教师”,并长期坚持,提高人民群众使用普通话表达能力,让民族文化能长久传承保护。
5.政策双语宣传。在部分少数民族村寨,集中人民群众用双语对新时期的惠民政策及重要会议精神进行宣讲,让人民群众理解国家政策及重要会议精神,培养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怀着感恩之心搞好生产发展,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三)实施步骤
1.培训人数:培训人员为300人。
2.培训地点:根据排查统计结果,决定在栽麻镇的高硐村、高岜村,乐里镇的归洪村、本里村,定威乡和车民街道移民搬迁点,对普通话交流障碍的人民群众开展培训。民宗局统筹培训内容,乡镇(街道)组织培训,突出普通话学习,让培训对象迅速掌握学习要求、技巧和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分组培训或单个指导培训。
3.培训时间:培训工作开展时间段为6月至9月底,10月31日前完成考核验收、支付相关工作经费、材料归档。
4.培训教材:统一由民宗局提供。
(四)培训经费
按20万元作为专项培训经费,由县民宗局统筹安排,按培训任务量划拨到相应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合理使用开展培训,尽可能覆盖到更多存在普通话交流障碍人员,培训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五)学习考核要求
1.教学小视频和验收小视频时长为60秒至180秒。培训对象学习满4个月后,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组织开展对学员全部进行考核验收。要求以村(社区)为单位,按学员总数的50%制作声像清晰的验收小视频,并由考核验收人员负责收集打包,作为报账印证材料,并传给民宗局办公室负责人石念玮同志。
2.“小手”根据学习资料主要用普通话进行帮学辅导,可适当地用民族语言进行辅导互动,即“双语”教学。
3.验收可以采取问答的方式、发放试卷答题的方式或视频验收的方式进行,试卷由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命题,可以集中考核验收也可以分散考核验收,视频验收通过的,可以不再进行试卷考核。考核验收时长可以根据情况自定。
4.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要培训好“小手”,“小手”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帮助有条件的培训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免费安装普通话学习手机APP软件,指导和督促参训人民群众加强日常自学。
5.学校(社区)要落实双语广播设施及播放人员。
6.教育部门(中小学教师)组织“小手”签订结对帮学协议。
7.双语广播:由学校(社区)明确专人播放,利用放学时间、周末或假期适时播放双语教学广播,让人民群众模仿学习提升普通话表达能力。
8.教学要求。按照“小手”“1帮1”或“1帮N”方式组成结对帮扶对子,定期对参训人员开展普通话帮学学习。学员学时在4个月内不少于60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累计时间不得少于30小时;集中授课要确保30小时。
9.巩固提升阶段。开展手机软件对照学。督促、指导参训学员利用普通话手机APP软件加强日常自学和对照练习。开展双语广播覆盖学。利用双语广播定期播放普通话学习课件,适时更新播放内容。每天早、中、晚合适时段轮播,每次播放2遍以上,持续播放到人民群众熟练掌握100句普通话为止。巩固培训效果,努力实现培训全覆盖、长效化、创造条件应用学。紧紧依托村寨社区广场、企业车间、产业基地以及相关学习交流等,小手教大手普通话,大手用民族语言或普通话教小手手工艺或生产活动,学习互动,加强日常语言训练,让培训对象在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切实增强学习效果。
10.县民宗局对结对教学、验收情况和普通话手机APP软件安装情况进行指导、检查、督查和抽查。将检查、抽查结果作为补助资金发放的依据。
六、组织机构
县民宗局成立“推普兴乡”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有序推进工作。各乡镇、村(社区)要加强组织领导,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推动工作落实。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盘 英 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潘 淼 县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勇伟 县民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成 员:赖书凡 县民宗局主任科员
石念玮 县民宗局办公室负责人
潘琪晓 县民宗局民研所负责人
吴晓榕 县民宗局财务会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民宗局,潘淼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石念玮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培训工作的统一协调、经费预算等日常事务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各乡镇(街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村(社区)要边开展工作边总结提炼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储室的经验做法,推广好经验,树立好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推普兴乡”行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