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 2025
  • 06/16
  • 14:09
  • 来源
  • 镇经发办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平江镇:落笔庭院“方寸地” 谱写振兴“大文章”

2025年以来,平江镇为提高农村闲散土地资源利用率和解决老弱劳动力就业问题,引导村民因户制宜,在庭院“方寸地”谱写振兴“大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民族特色手工业,指导群众主动创新求变,拥抱新业态、接受新理念,对准市场需求,拓宽致富路。

一是着墨指尖经济,让“手指尖”变“金手指”。针对全镇普遍存在劳动力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就业技能不足、收入偏低等问题。为拓宽就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通过“政府、村、求职方、用工方、中介方”五方联动,打造从信息摸排、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监管、服务评价的“灵活就业”全周期闭环管理;平江镇高鸟村蜡染是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大力挖掘乡土人才、培训乡村剩余劳动力,带领妇女居家制作蜡染围巾、蜡染服装、蜡染工艺手提包以及刺绣等时尚产品,以“政府主导+企业+农户参与”模式,着力打造“蜡染”研学基地,搭乘文旅发展快车,向农户订购各类“蜡染”,实现农户增收,以特色文化赋能庭院经济,推动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助力妇女居家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00余人次,带动当地就业30余人,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

二是盘活门前撂荒地,让“方寸地”变“致富园”。建立台账,闭环管理,在全镇实行闭环管理,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清理,逐村逐户摸清门前撂荒耕地面积和数量,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块,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根据摸底登记的撂荒地实情,逐一建立问题台账,为因地施策整治撂荒地提供依据;统筹前期排查情况,每月召开庭院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根据各户或各地的具体情况,对闲置宅基地、自留地、耕地等进行分类,对是否影响人居环境和是否适宜种植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讨,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做到一户一措施一地一方案;提质升级,增加收入。对后期建设成果进行回访和总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动农户设计庭院,美化亮化门前屋后,在空地上种植辣椒、鲜玉米、豌豆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作物,致力打造一个既美观又有经济效益的庭院。

三是调整农业结构,让“土特产”变“金饭碗”。平江镇紧紧围绕“精品果蔬、两茶一药”的产业定位,结合榕江县“6个100万”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高位推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精心培育和打造“百药”示范园区,积极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新模式,研发拓展中药材种植新品种,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试验示范样板,打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药材示范园,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铆足干劲;一田多用,培育“再生稻+鸭”经济种养模式。通过试点宣传带动农户在水稻田里养鸭,水稻收获时,既能得到水稻的经济价值,还可以通过卖鸭子、卖鸭蛋增收。稻田还是那个稻田,通过“再生稻+鸭”生态种养模式,可实现一田双收。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贵州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