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 2025
  • 01/07
  • 19:42
  • 来源
  • 两汪乡人民政府
  • 作者
  • 两汪乡人民政府
  • 访问量
  • 暂无
  • 字体
  • 分享

两汪乡积极探索“四导” 机制提高庭院经济发展质效

近年来,两汪乡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积极探索“规划先导、政府引导、群众主导、常态指导”的“四导”庭院经济发展机制,持续挖掘乡村产业多元价值,走出小众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融合共促之路。

尊重群众意愿,规划先导。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向农户宣讲庭院经济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让农户自愿发展庭院经济,自主选择庭院经济种养类型,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一刀切。根据各村地势、产业效益、村庄规划等差异,以户为单元、以院为主体,综合考虑群众发展意愿、劳动能力、居住环境、可用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庭院功能,逐户制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庭院经济发展计划。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片区联动全面提升”的思路,以开展乡村庭院美化行动、发展“七小园”为契机,注重把各村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村庭院打造成为乡级、县级、州级庭院经济示范地,充分发挥好先锋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两汪乡累计发展405户农户开展庭院经济,并申报7户为州级庭院美化示范户、35户为县级庭院美化示范户。

强化统筹落实,政府引导。成立两汪乡庭院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的具体事务,各部门负责人、各村支书任小组成员,明确乡、村两级人员具体负责庭院经济发展的日常工作,并制定庭院经济建设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具体责任人等,切实抓好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工作。将当前开展的水改电改、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美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联合多部门对与庭院经济相关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引导农户对整治后的闲置宅基地、边角地、庭前院后的空地及猪牛圈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菜园、果园、养殖小圈等庭院经济体,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截至目前,两汪乡有菜园98户、花园20户、养殖小园42户。

积极协同带动,群众主导。采取“村干部+党员干部+群众”的协同带动模式,由村干部、党员干部带头发展庭院经济,用实际行动、实际效益带动农户、感染农户,让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持续推动庭院经济发展。积极联系本地农产品销售网红,利用闲置庭院,合作建立家庭作坊,开展干菜、腌制菜、应季果蔬等农产品的包装加工,并引导本地农户与网红合作,让本地农产品销售网红收购发展庭院经济农户的农副产品,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推进持续发展,常态指导。明确1名乡级工作人员、7名村级工作人员负责庭院经济日常工作,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并适时开展实地核查相关工作,形成工作专报,强化结果运用。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让各村联户长对网格内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实行常态化检查指导,及时收集各户种植相关数据,发现农户无法解决的作物病虫害,立即上报至乡级农业服务中心,由乡级农业服务中心派出农技人员进行指导改善。同时,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月开展1次美丽庭院评比活动,由两汪乡人居环境工作小组下到各村开展考察,通过对农户庭院卫生、美化等进行综合打分排名,所获高分农户最多的行政村将获得流动红旗,积极引导农户转变畜禽散养、农具杂物随意堆放的习惯。今年以来,两汪乡累计开展8次美丽庭院评比活动。

微博
微信

版权所有:榕江县人民政府 黔ICP备16003252号 网站标识码:5226320001 贵公网安备 52263202522634号

地址:榕江县古州北路29号 联系电话:0855—6622836 主办:榕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榕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技术支持:泰得科技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